• 中科院青岛能源所突破益生菌质检关键技术

    6月2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青岛能源所”)获悉,该所联合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等,开发了基于拉曼组原理的益生菌单细胞质检技术SCIVVS,为快速、准确、全面、低成本的益生菌产品质检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iMeta杂志。
    2023-06-02 分享
  • 15位院士加盟,小麦界研发平台建成

    5月2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种质资源学家刘旭来到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与他一同到来的还有其他11位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顶尖研发机构的院士。他们来参加一个新型研发平台的揭牌仪式,并带着团队入驻平台。
    2023-06-02 分享
  • 云南加快热区特色水果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

     6月1日,记者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以下简称云南省农科院热经所)了解到,由该所主持的云南省重大科技计划专项“云南热区特色水果(柑橘和杧果)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及产业化应用”项目,以产业科技需求为导向,针对产业发展中一系列科技难点、堵点,合力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云南加快热区特色水果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撑。
    2023-06-02 分享
  • 第二届团泊湖中医药现代化论坛在天津开幕

    第二届团泊湖中医药现代化论坛暨新时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关键科学问题研讨会近日在天津中医药大学开幕。
    2023-06-02 分享
  • 国际首次!我国学者解析非人灵长类早期造血过程

    非人灵长类早期造血来源于哪儿?怎么来的?解答这些重要科学问题,将为造血干祖细胞的体外再生提供重要的数据资源和理论指导。
    2023-06-02 分享
  • 降糖药司美格鲁肽真的是“减重神器”?

    近日,有网友分享了他们在网上购买的一种不用节食、无须运动的“减重神器”,据说“打一针瘦了16斤”。据了解,这种所谓的“减重神器”名为“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是一种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处方药。
    2023-06-02 分享
  • 广东成立中草药囊泡工程研究中心

    6月1日,记者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获悉,近日,该院成立了中草药囊泡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标志着广东省在中草药囊泡研究与应用方面走在全国领先水平,为中医药现代化事业开新局。
    2023-06-02 分享
  • 中国药谷持续擦亮中药文化金名片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重要根基。近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明确提出一系列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举措,提出了12项重点任务,主要围绕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全面构建中医药文化弘扬体系,推动中医药融入广大群众生产生活。
    2023-06-02 分享
  • 研究发现大脑形状影响其工作方式

    一个多世纪以来,研究人员一直认为,定义我们的经历、希望和梦想的大脑活动模式,是由不同的大脑区域通过数万亿个细胞连接组成的复杂网络相互沟通的方式决定的。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特纳大脑和心理健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研究检查了1万多张不同的人类大脑活动地图,发现人脑的整体形状对思维、感觉和行为的影响远远大于其复杂的神经元连接。
    2023-06-02 分享
  • 对神经元很温柔——柔性纳米电极可提供精准脑刺激

    为刺激大脑而设计的传统植入式医疗设备,对于身体最柔软、最脆弱的组织来说通常过于坚硬和笨重。为解决这个问题,美国莱斯大学工程师开发了微创、超柔韧的纳米电极,可作为植入平台,用于进行长期、高分辨率的刺激治疗。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细胞报告》杂志上。
    2023-06-02 分享
  • 进入人类细胞,执行特定任务,人工病毒载体可用于基因编辑

    《自然·通讯》30日报告了一种制作人工病毒样载体的方法,所制载体能进入人类细胞执行特定任务,如基因编辑。这种大容量、可定制化的纳米材料为未来基因疗法和定制化医疗带来新希望。
    2023-06-01 分享
  • 海南省33条措施激发医学科技创新活力

    5月31日,海南省新闻办举行海南省提升医学科技创新能力新闻发布会,记者获悉,海南省卫生健康科技创新联合项目将在6月正式发布联合项目申报指南,并启动年度项目申报工作。
    2023-06-01 分享
  • 历时9年!我国发掘谷子籽粒产量重要基因

    5月31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刁现民团队完成的最新研究论文遴选为植物科学领域的近期标志性论文,该研究发掘了谷子籽粒产量重要基因SGD1,并揭示了其调控禾本科作物籽粒大小的分子机制。
    2023-06-01 分享
  • 仿水熊虫医用微纳机器人在血液里“跑得快”“停得住”

    记者5月31日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悉,由哈工大与哈尔滨医科大学科研人员强强联手合作开发的一款仿水熊虫医用微纳机器人,初步实现了在静脉血高速流环境中可控运动,并能在静脉血流中驻停时间达36小时以上。
    2023-06-01 分享
  • 2023年中关村论坛医药与健康产业国际科技创新交流活动举行

    5月30日,2023中关村论坛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医药与健康产业国际科技创新交流活动在中关村软件园国际会议举办。活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两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和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联合主办。
    2023-06-01 分享
  • 国际首部《卵巢组织冻存移植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发布

    5月30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生育力保护与保存专业委员会共同起草的国际首部《卵巢组织冻存移植技术规范》团体标准(以下简称“团体标准”)发布。
    2023-06-01 分享
  • 增产5%背后的科技密码

    对山东省滨州市国农种植合作社副理事长赵卫东来说,5月29日是一个好日子。这一天,他家种植的超强筋小麦济麦44凭借品质从63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斩获了冠军。
    2023-06-01 分享
  • 《柳叶刀·呼吸病学》公布新一代国产mRNA疫苗数据

    近日,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呼吸病学》首次发表中国针对新一代新冠变异株的mRNA疫苗临床数据。该数据显示,国产新冠mRNA疫苗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包括XBB、BA 1、BA 5等,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2023-05-31 分享
  • 基因治疗首次恢复老鼠听力

    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分子疗法》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最近开发出了一款成熟的小鼠模型,首次利用基因疗法,恢复了老年动物模型的听力,最新方法有望应用于人类。
    2023-05-31 分享
  • 蛋白质纳米“计算机”问世,已进化出影响细胞行为的能力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团队创建了用作电路的第一个基于蛋白质的纳米计算代理。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的论文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他们通过整合两个或对刺激作出反应的区域来设计目标蛋白。该目标蛋白可通过调整方向或空间位置来响应光和药物雷帕霉素。这使距离开发下一代细胞疗法又近了一步。
    2023-05-31 分享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