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聚焦前沿技术 引领创新发展”为主题的医学装备人工智能和医用机器人发展应用国际论坛近日在北京举办。
2023-11-21 分享
-
日前,我国首个人源干细胞国家标准《生物样本库多能干细胞管理技术规范》(GB T 42466-2023)(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发布。
2023-11-21 分享
-
记者从西湖大学获悉,该校理学院张鑫团队系统性地揭示了微观极性对于生物凝聚体分层结构的关键性控制作用。这项工作为理解细胞内多层无膜细胞器的形貌和功能调控提供了全新分子机制层面的理论。
2023-11-21 分享
-
11月20日,记者从江南大学了解到,由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吴俊俊教授课题组联合陈坚院士团队周景文教授课题组研究的《超强细胞修复蛋白——超分子弹性蛋白的合成生物学设计与制造》的学术成果,日前在国际期刊《先进材料》上发表。
2023-11-21 分享
-
11月19日至20日,南方先进光源指导委员会生物医药工作组研讨会在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召开。
2023-11-21 分享
-
11月16日,百济神州小分子创新药物全球产业化基地在苏州落成并启用,该基地占地近50000平方米,全面建成后预计年产固体制剂可达10亿片 粒,具备商业化规模和临床用药的柔性生产能力。
2023-11-20 分享
-
11月14日-15日,第二十届世界中医药大会暨世界中联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世界中联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
2023-11-17 分享
-
继11月8日(美国时间)呋喹替尼在美国获批用于治疗经治转移性结直肠癌后,48小时以内已经开出了首张处方。这也是上海首个在美国获批上市的小分子抗肿瘤原创新药。
2023-11-17 分享
-
16日,“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CTS-AMI)成果发布会在京举行。该研究发现,在指南推荐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可显著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30天和1年的临床疗效。
2023-11-17 分享
-
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推出一款新型软质、微型可穿戴设备,其性能远远超出了医生听诊检查时获得的间歇性测量结果。
2023-11-17 分享
-
由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科学家领导的团队首次在实验室培养的人类皮肤组织中3D打印出毛囊。尽管距离设计出能长出头发的皮肤移植物还需几年时间,但这项研究在再生医学和药物测试方面仍有潜在应用。
2023-11-17 分享
-
今年的11月15日是世界慢阻肺日,主题为“肺系生命,刻不容缓”。当天,2023中国慢阻肺病防治大会在京召开。
2023-11-16 分享
-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一家美国初创公司的研究人员使用最新激光扫描技术,首次成功打印出一只机械手,其中包含由不同聚合物制成的骨骼、韧带和肌腱。这项新技术使一次性3D打印具有弹性的特种塑料成为可能,为柔性机器人结构的生产开辟了全新路径。
2023-11-16 分享
-
想象一下,有一台显微镜可以放大和增强最微小的细节,揭示出一个超出传统分辨率限制的世界。这正是增强型超分辨率径向波动(eSRRF)给科学前沿所带来的体验,这是一种犹如“魔杖”般的升级版超分辨率显微镜。
2023-11-16 分享
-
据最新一期《科学·转化医学》报道,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纳米纤维修复贴片,其中包含一种张力激活的抗炎药物,可用于纤维环(椎间盘软中心周围的坚韧环)损伤的修复。
2023-11-16 分享
-
为深入推进生物制造领域“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加快推动我国生物制造技术创新及产业国际化发展,日前,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和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联合“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南方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OMSATS)在天津港保税区举行“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国际论坛”。
2023-11-15 分享
-
近日,在野外开展自然调查(观察)过程中,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和自然教育老师发现一处形态罕见的蘑菇目大型真菌。
2023-11-15 分享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玉米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与国内高校合作,揭示了光周期响应因子ZmELF3 1调控玉米雄穗分支数目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新植物学家》。
2023-11-15 分享
-
11月14日,记者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悉,该院内分泌内科领衔的“重庆原醛研究团队”针对肾上腺静脉取血完成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为优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诊治流程奠定了基础。
2023-11-15 分享
-
11月14日,记者从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获悉,由该院胸外科牵头,联合医院肺癌多学科诊疗、大数据团队,以及重庆大学共同研发的人工智能辅助肺癌(肺结节)多学科精准诊疗决策平台(简称肺癌AI-MDT)于当日开诊。
2023-11-1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