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能源署近日发布的一项关于可再生能源市场的报告指出,全球光伏发电、风电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加速增长,新增装机容量在2021年创下新纪录,并有望在2022年进一步增长。随着多国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力度、加速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电力来源之一。
2022-05-26 分享
-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熊宇杰教授、龙冉教授研究团队与国内研究者合作,创新了光催化甲烷无氧偶联的催化剂设计,实现了高选择性制备乙烷和氢气,效率达到中温热催化甲烷无氧偶联水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通讯》。
2022-05-26 分享
-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产业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多地正陆续出台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政企协同对接下,对车市产生的刺激作用日渐明显。
2022-05-25 分享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最新统计显示,截至4月底,甘肃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突破3000万千瓦,达3122 28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48 95%。在“双碳”目标下,甘肃省新能源装机和并网速度全面加快。
2022-05-24 分享
-
5月18日的定期例会上,日本原子力规制委员会审查通过了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经稀释后向海洋排放的计划。此前,日本政府于2021年4月制定了将核污染水过滤并经海水稀释后排放入海的基本方针,东京电力公司制定相应具体方案,报送日本核监管机构——原子力规制委员会审查。
2022-05-23 分享
-
钢铁行业环境产品声明(EPD)平台启动暨首发仪式日前在北京举行。本次仪式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办,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承办,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旨在携手钢铁行业及上下游众多优质企业及机构,共同见证中国钢铁行业EPD平台启动及首份EPD报告发布,共同推进钢铁行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2022-05-23 分享
-
5月20日,重庆两江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本次签约项目总投资达到341亿元,重点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和出行平台等后服务市场。会上成立了汽车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一届13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及头部企业负责人受聘。
2022-05-23 分享
-
记者5月13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南化公司“兰花牌”橡胶防老剂产品6PPD和TMQ被国际权威认证公司TUV南德意志集团认证为碳中和产品。
2022-05-13 分享
-
英国研究人员使用一种广泛存在的蓝绿藻为微处理器持续供电了一年,过程中只使用环境光和水。该系统具有以可靠和可再生方式为小型设备供电的潜力。该研究近日发表在《能源与环境科学》杂志上。
2022-05-13 分享
-
2022-05-13 分享
-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近期发布的数据,目前欧洲电动汽车销量占全球电动汽车总销量的34%,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瑞典一家汽车咨询机构的数据显示,2021年欧洲电动汽车销量达230万辆,同比增长66%,占全部新车销量的19%,2019年占比仅为3 6%。
2022-05-12 分享
-
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利用太阳能发电有望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解决环境问题。
2022-05-11 分享
-
5月9日,国家能源局公布《关于2021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
2022-05-10 分享
-
为了更好地促进“双碳”战略落地实施,为基层组织全面理解和执行低碳发展要求,碳中和技术创新挑战赛组委会于5月7日组织召开《碳中和公园技术指南(草案)》专家研讨会,旨在通过总结昊天碳中和公园的绿色低碳实践经验,引导同类项目从设计、建设、运营全过程践行可持续绿色低碳理念,减少碳足迹,为推进碳减排务实行动提供可操作的技术指南。
2022-05-09 分享
-
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太阳能光热联盟)第五届代表大会日前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2022-05-09 分享
-
据中国三峡集团消息,截至5月4日,三峡集团长江干流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6座梯级水电站多年累计发电量突破3万亿千瓦时。
2022-05-09 分享
-
由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称太阳能光热联盟)发起主办、浙江大学承办的第十二届太阳能热利用科学技术研究生论坛,拟定于5月下旬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我的研究 我的创新”。
2022-05-07 分享
-
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5月5日0时22分,世界在建规模最大、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白鹤滩水电站2022年累计生产清洁电能100亿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约30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838万吨,相当于种植3 3万公顷阔叶林。
2022-05-06 分享
-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自从有了新能源公交,城市噪音小了,乘客体验更加舒适;在福建省厦门市,通过设置人车分流等候区,“行人、单车路口相挤”等难题迎刃而解;在广东省广州市,市民搭乘顺风车,已成为城市出行新潮流……
2022-05-05 分享
-
不久前,《江苏省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江苏省运营管理办法》)印发,这是全国首个省级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运营管理办法。
2022-05-0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