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24日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指出,中国始终积极践行应对气候变化务实行动,呼吁各方共同坚守《巴黎协定》承诺。
2022-05-26 分享
-
初夏时节,太行山深处绿意葱茏、生机盎然。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经是重要的抗日根据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太行山区广大干部群众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奋力闯出一条具有新时代特色的老区振兴发展新路。“红绿相间”成为太行山麓最靓丽的色彩。
2022-05-26 分享
-
5月24日,2022年华为供应商碳减排大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绿色低碳、协同共赢”。
2022-05-26 分享
-
5月23日,以“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为主题的首届“伊春生态日”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伊春森工上甘岭溪水林场举行。据悉,这是黑龙江省首个地级城市以生态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日。
2022-05-26 分享
-
5月24日,在杭州建德举行的“2022科创中国·智汇新安”活动上,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等五家单位联合授予建德全国首个“双碳工业科技基地”。
2022-05-26 分享
-
一条条绿道,串起沿线风景;一座座公园,装点着百姓生活;一栋栋节能建筑,助力低碳发展……近年来,我国多地持续探索城市绿色发展新方式,让城市不仅更美,也更绿色、更宜居。
2022-05-25 分享
-
初夏时节,闽北深山,福建省政和县稠岭村农家乐“素食人家”里,柴火灶上蒸着用来打糍粑的糯米,村民张荣炳正在做豆腐,打浆前加进了自种的黑豆,案头摆满食材,自酿的红米酒酒香浓郁……当日,县里一家单位的年轻人要到对面的国家级风景区佛子山爬山团建,然后过来用餐。
2022-05-25 分享
-
空气也能卖钱?5月中旬,科技日报记者在山东省蒙阴县采访时发现,买卖空气的双方是山东锣响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与山东翰逸神飞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翰逸神飞),前者以10万元购买了4000吨二氧化碳排放权。这是山东林业碳汇首单交易。
2022-05-25 分享
-
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水是支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减少地下水开采,规范用水计划;建设地埋式净水厂,加强再生水循环利用;打造节水型小区,提高居民节水意识……多地大力推进城市节水,积极提高用水效率,转变用水理念,促进城市绿色发展。
2022-05-24 分享
-
5月21日,“生物多样性大放送系列活动”将在央视频、科普中国、微信视频号等多家新媒体推出,该活动由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指导,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管理办公室——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8家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共同发起。
2022-05-20 分享
-
“宁电”“疆电”“藏电”“蒙电”等,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东部。“西电东送”将西部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于合理配置资源、优化能源结构、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2-05-19 分享
-
5月11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2021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全面展示了北京市2021年生态环境状况的向好趋势。
2022-05-12 分享
-
5月10日,保护漓江水域安全防治船舶污染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在南宁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广西全面推动漓江水域、西江流域和北部湾海域船舶污染防治攻坚,桂林漓江、柳州“百里柳江”、南宁邕江市区段船舶水污染物实现了“零排放”。
2022-05-11 分享
-
近日,记者从北京国际交流协会获悉,该协会申报的“APEC绿色-生物-循环创业企业区域可持续增长计划”项目获得APEC基金资助,不久将正式启动实施。
2022-05-11 分享
-
为更有效利用有限水资源,宁夏今年起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强化用水总量强度控制,明确农业用水压减目标,完善一系列激励机制,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2-05-10 分享
-
三七是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等功效的重要药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日发布公告,批准颁布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团队牵头起草的推荐性国家标准《三七林下生态种植技术规程》,并将于11月1日正式实施。
2022-05-10 分享
-
近日,南方电网调峰调频惠州蓄能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蓄公司”)先后荣获广东省、南方电网公司“五一劳动奖状”,首次摘得“五一”双桂冠。
2022-05-10 分享
-
初夏时节,在青海西宁浦宁之珠、园博园、南山公园等地,成片的丁香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满眼新绿的小区院落内,各色丁香点缀其间,花香氤氲各个角落。
2022-05-09 分享
-
团体标准《公民绿色低碳行为温室气体减排量化导则》(下称《导则》)日前发布。
2022-05-09 分享
-
记者近日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获悉:长江干流的6座梯级水电站——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多年累计发电量突破3万亿千瓦时。这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9 1亿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 4亿吨,为我国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2022-05-0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