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的研究团队研发出了兼具弹性回复与铁电性的新型高分子铁电材料,有效解决了传统铁电材料在可穿戴领域难以在大形变下保持稳定性能的难题,填补了弹性铁电材料领域的空白。该成果于8月4日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
2023-08-04 分享
-
喜迎东北大学100周年校庆之际,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7月28日至30日在辽宁沈阳召开,1500余名行业人士参加会议,共话有色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3-08-02 分享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人类拥有的最普遍且历史悠久的两种材料——水泥和炭黑,可能是构成一种新的、低成本储能系统的基础。
2023-08-02 分享
-
科技日报讯7月30日,科技日报记者获悉,天津大学胡文平教授、汪天洋副教授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多功能有机长余辉喷雾,可实现溶剂化加工并大面积喷涂,在信息标记与保护、表面无损探伤领域具有应用前景。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期刊《先进材料》。
2023-08-02 分享
-
统计资料表明,温度每升高2℃,电子元器件可靠性下降10%。降低电子元器件工作时的温度,对提高可靠性、精密度及使用寿命都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解决在高温环境下,电子元器件使用效能大打折扣的难题,成为研究焦点。
2023-08-02 分享
-
7月30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了解到,该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温摩擦学课题组在新型润滑耐磨损高熵 中熵合金设计制备和性能调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系列进展。给出一种构筑多级纳米异质结构和成分波动特征来实现合金低磨损的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综合性学术期刊《研究》。
2023-08-02 分享
-
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开发出一种基于尼龙织物和还原氧化石墨烯的“智能服装”新材料。这种混合纺织品在洗涤过程中可保持其特性并具有导电性,这使得它可用于制造纺织品传感器平台。研究成果发表在最近的美国化学会《ACS应用材料与接口》杂志上。
2023-08-02 分享
-
由韩国科学技术院电气工程学院和国家纳米制造中心科学家领导的联合研究团队宣布,他们使用MXene纳米技术,成功开发出了一款防水且透明的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新材料即使暴露在水中也能发光和透光,有望应用于汽车、时尚和功能性服装等领域。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美国化学学会《ACS Nano》杂志。
2023-08-01 分享
-
7月26日,中国纺织新材料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吉林省吉林市举行。
2023-08-01 分享
-
7月28日,辽宁省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建设工程中心(辽宁省产业研究院)与阜新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立辽宁省产业研究阜新新型材料产业联合创新中心。
2023-08-01 分享
-
据日本东京大学官网最新报道,该校研究人员首次将2D打印、折纸和化学方法相结合,创造了一种实现快速制造3D物体而不会产生任何废料的方法,新方法可使材料几秒钟内即完成自动折叠。
2023-07-28 分享
-
如何发现和设计性能优异的量子材料?这是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物理学院院长姚裕贵钻研了20多年的问题,但他却说“直到今天也才略懂皮毛”。
2023-07-28 分享
-
7月26日至28日,首届西湖未来论坛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举行。15位中外院士,以及上百位全球顶尖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科普传播者,围绕人类生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展开智慧交锋,并落地一批具有深远意义的未来产业合作成果。
2023-07-28 分享
-
7月23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获悉,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主持,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及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共同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电化学电容器多孔炭(简称电容炭)空白详细规范,经国际电工委员会纳米电工产品与系统技术委员会通过,正式对外发布。
2023-07-25 分享
-
近日,广东材料谷•共和产业园举行开园仪式暨产业孵化器开业仪式。会上,3家企业签约入驻广东材料谷。
2023-07-21 分享
-
美国埃姆斯国家实验室科学家确定了一氧化硼的结构。这种化合物早在1940年就合成出来了,但由于技术限制,其结构一直未被确定。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新的核磁共振方法和分析工具,揭示了这种看似简单的材料的结构。相关论文已经提交最新一期《美国化学学会杂志》。
2023-07-21 分享
-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18日报道,日本科学家在南非一座地下金矿里的32亿年历史的岩石内,首次发现了天然形成的石墨烯,这将有助科学家们研发出更节能的生产这种材料的方法,以广泛应用于电子等诸多领域。相关论文已在法国里昂举行的戈尔德施密特地球化学大会上提交。
2023-07-20 分享
-
韩国科学家使用一种聚丙烯聚合物,成功开发出一种纯净的自增强复合材料,其机械性能位居同类自增强复合材料榜首,有望替代飞机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速“空中出租车”时代的到来。研究成果刊发于最新一期《化学工程》杂志。
2023-07-19 分享
-
特定神经可进行人为刺激以治疗疼痛。但神经越细,与所需电极的连接就越困难。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和日本NTT医疗与健康信息学实验室的科学家现已开发出采用4D打印技术生产的柔性电极。一旦接触到水分,它们就会自动折叠并包裹在细小的神经周围。该研究发表在新一期的《先进材料》杂志上。
2023-07-19 分享
-
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生产的塑料超过4亿吨,其中1 3仅使用一次,每天相当于有2000辆满载塑料的垃圾车向江河湖海倾倒塑料,其中也包括塑料食品接触材料。
2023-07-1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