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参阅了1500多篇科学论文,对成人和儿童细胞数量进行了重新评估。结果发现,成年男性体内平均有36万亿个细胞;而成年女性平均有28万亿个细胞。而且,人体内小细胞(如血细胞)的质量与肌肉细胞等大细胞的质量大致相同。
-
一只没有毛、皮肤苍白的羔羊侧卧在一个超大的透明袋子里,里面装满了“羊水”。它闭着眼睛,鼻子和四肢微微抽动,仿佛在做梦,这时它的妊娠期仅过去四分之三。
-
直接放置于脑组织的柔性薄膜电极在诊断和治疗癫痫方面很有前景。最近,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科学家藤江敏典领导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柔性神经电极,或彻底改变皮质电图(ECoG)记录和直接神经刺激的执行方式。
-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18日报道,美国斯坦福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Linac相干光源Ⅱ(LCLS-Ⅱ)X射线激光器刚刚完成历时十多年的升级,“改头换面”后成为目前世界上最亮的X射线设施,并发出了第一束亮度破纪录的X射线,使研究人员能以无与伦比的细节记录光合作用等生物化学反应中原子和分子的行为。
-
记者从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我国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航线联系,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海运连接度全球领先。我国船东拥有的船队规模达到2 492亿总吨,从总吨上成为世界最大船东国。
-
9月18日,2023世界海洋科技大会在青岛召开期间,“以测量准确性支撑海上试验”分论坛举办。
-
“要树立‘科技兴金’理念。”9月15日,中国黄金协会党委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永涛对外强调科技在黄金产业中的作用。
-
9月16日7时35分,G9313列车自杭州东站始发,驶往金华、衢州等地,自此,复兴号亚运智能动车组列车正式售票载客。
-
9月18日,记者从湖南长沙湘江新区获悉,紫金矿业新能源新材料科技(长沙)有限公司刘瑛博士团队,联合华南理工大学陈宇教授团队,研发了一种含铯元素的新材料,可使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的产氢速率较传统电解水制氢技术得到较大提升,有望为氢能高效低能耗制取提供新路径。这一成果,日前发布在国际能源学类期刊《美国化学学会能源快报》上。
-
9月17日晚,合武铁路红安西站灯火通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公司武汉大型养路机械运用检修段清筛三车间103名“黄马甲”正在仔细观摩,检查记录武汉铁路局首台侧切式道岔清筛机给高铁线路道岔做“清肺手术”的成果。
-
9月16日至19日,第20届东博会在广西南宁举办。今年是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也是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创办20周年。
-
日前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上,多款应急救援直升机亮相。业内人士表示,中国通过支持自主研发全谱系航空应急救援装备和加强多领域协同等全方位举措,加速建设具有中国式现代化特点的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
-
近日,杭州亚运会开幕式预告片公开发布,短短16秒内,包含舞蹈、灯光、特效、宏大场面等画面元素。令人期待的是,与以往大型赛事开幕式不同,此次开幕式将取消实体烟花燃放,而是通过数字科技,利用三维动画、AR技术等,展示绚烂的“烟花”场景。
-
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款由微爆驱动的昆虫大小的机器人,其可以爬行、跳跃,而且能携带22倍于自身重量的负荷。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科学》杂志。
-
9月19日,记者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该集团新朔铁路巴准线四道柳牵引变电所近日完成受电工作。这标志着全国首座贯通式同相供电牵引变电所受电成功。
-
9月15日,随着最后一块重达128 8吨的预制构件顶板拼装就位,深圳地铁16号线二期项目龙兴站全部完成拼装,标志着国内最大全装配式地铁车站完成封顶。
-
英国诺丁汉大学领导的一个多学科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新方法,可使用带电分子触发癌细胞自我毁灭,从而靶向并杀死难以治疗的脑瘤中的癌细胞。
-
《科学报告》14日发表的一项人工智能(AI)研究指出,大型语言模型(LLM)AI机器人在创造性思维任务上或能超越一般人类,该任务要求受试者想出日常用品的替代用途(发散性思维的一个例子)。
-
9月14日,武汉轨道交通19号线工程验收会在武汉市政质监站的全程监督下,顺利通过验收,标志着19号线工程已基本具备空载试运行条件。
-
9月13日,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获悉,该院心血管内科汪道文教授团队揭示了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产物中一种特定生物活性物质——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s),可以减轻心肌炎症反应,减少心功能损伤。